短短几天的日子对于我来说是非比寻常的,既充满愉悦的欢笑也夹杂着艰辛的汗水。
云收雨过波添,
楼高水冷瓜甜,
绿树阴垂画檐。
纱厨藤簟,
玉人罗扇轻缣。
夏天的骄阳似火尚未褪去,枝头上仍停留着墨绿的叶子。
同学们活力四射,约50位同学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(有位同学从日本来),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员。
张佩佩写生作品《百草图卷》局部1
来到宋庄安顿好之后,迫不及待的来到了老师的工作室,看到老师的画和手稿之后感到震惊,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简直太多了,原来自己曾经见到的和所会的都只是冰山一角,懊恼自己白白荒废了7年的时间。
第一天,我们坐在小湖边,呼吸着微湿的空气,看着小湖中美丽的景色,何等惬意!
从第二天起,有的同学每天6点出门,挑好自己想画的植物开始作画。
张佩佩写生作品《百草图卷》局部2
有时候太阳出来了,阳光晒得有些热,我们就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心中阳光灿烂的植物,直到每天下午点评作业才恋恋不舍的收起画画的工具。
在热闹的米娜餐厅写生,在静癖安逸的湖边绘画,感觉是不同的。
那边的花、这边的草,觉得什么都是新鲜的。
有时候觉得累了,早上闹钟已经欢快的唱起了歌,我们却在床上做着一番思想斗争:“啊,才睡下又要起来了?算了,今天不起来了!不行!还是得起来,一定得起来!画面里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呢!”于是我们背起画夹,手里拿着画椅,又上路了。
在写生的4天时间里,我反复的翻阅老师们的画稿和图片。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。每翻阅一次都能从老师的画稿中学到了点什么,还领悟了巧妙利用枝叶的增减破形增添画面的效果,增加丰富感、有趣感和层次感。
张佩佩写生作品《百草图卷》局部3
从一片叶子到一组叶子,从一组叶子到一枝折枝花草,从一片叶子的干瘪丑陋到珠圆玉润的美感,每一点的进步都让我欣喜若狂。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,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茶不思饭不想,可以一块画板、一支铅笔、一张白纸一坐就是一天。
这次写生真的是让我的进步了不少。我尽量让自己的优点尽可能的体现在画面上,在画面中尽量展现女孩子的气息,使整幅画面更文静。
有的人开玩笑说:“都说画如其人,你的画看起来文文静静的,和你的性格一点都不像。”我想说或许画画时的我,才是真正的自己。
如果可以,我是多么的不想离开北京,想继续留下来深造,到火车站时,回望北京,隐隐的感觉到眼角的泪水,如做梦一样。
通过这此写生,我能清晰的感觉到自己将来的绘画轨迹将从此改变。
短短4天的时间,转眼即逝,谢谢郑路迅老师、李朝阳老师、金盼盼老师、高夫昌老师、高现考老师和王钢老师为大家提供了自己的作品和手稿,对同学们有很大的帮助,谢谢六位老师的细心指导。
能做郑路迅老师的学生乃一大幸事。
张佩佩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