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舞猫

2021-05-03  阅读 3536 次 评论 0 条

 去年,也是这个时间,当时我在三亚猫冬,闲得慌,正打算报一个以点评古画为主,偶尔也画两笔的课程,我把链接发给郭同学,让她帮我看看这个课程适不适合我,她看过后发过来一节郑老师牡丹的试听课,对比了一下,的确郑老师的课干货满满,不投机取巧,扎扎实实的几个小时讲下来,不止手上示范了画法和步骤,嘴里还不停的在讲画理,这一对比我当即便报了名。
    对于工笔画来说,我完全是盲区,十足一个小白,买什么笔,用什么纸我都是一概不知,但郑老师很贴心的准备了一些基础课程,如笔墨纸砚的选择,色彩知识,白描图库,纸和绢的托裱,胶矾水的调制等等,让我这个从没接触过工笔的人可以轻松切入正题。
    以前总觉得工笔就是蒙着画稿涂色嘛,没什么技术含量,真到自己拿笔勾线时,才知道什么叫非一日之功,绝非简单的描,而是要把书法的线条融入其中,用郑老师的话说,每一幅好的工笔画放大看都是写意,每一笔都是有提按顿挫的,那么白描必须要加强练习。
    从第一幅的牡丹开始,如何裱板,如何涂底色,什么是分染,什么为高染法,一个一个接踵而来的新概念让我应接不暇,我也是让自己尽量能跟上老师每周讲课的步骤,开始静下心来每天坐几个小时画画,老师打趣的说,这是进入了养生工笔模式。
    一年下来,回头看看自己的成长历程,不觉感叹万千,每次老师画一个小时进度的画,我要花三五倍的时间来完成,这不是慢工出细活的过程,而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,我要画多少幅才能赶上老师的进度呢?不过目前每一幅画作都是我的宝贝,都是用几十个小时,甚至一百多个小时完成的。
    今年报了提高班,希望能综合基础班上学到的画理和技法,加上提高班将要学的创作训练后,能够制造出自己“亲生”的作品来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发表评论


表情
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